西林野老

· 王恭
西林野老头皓白,饮泪灯前对孤客。 昔年曾过君家门,君时有子仍有孙。 奔走星缠不停毂,昔叹人生如转烛。 掌中已失月明珠,目下谁怜汗血驹。 少年风光那可想,西麓田畴日应往。 荒园种豆苗不生,白首驱牛犁不行。 日暮凉霜拂高树,桂花门前隳如雨。 世事悠悠莫怨嗟,得钱还醉黄翁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林野老:指居住在西边树林中的老人。
  • 皓白:头发雪白。
  • 孤客:孤独的旅人或客人。
  • 星缠:星辰的轨迹,比喻时间的流逝。
  • :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比喻时间的快速流转。
  • 转烛:比喻人生短暂无常。
  • 月明珠:比喻珍贵的子女。
  • 汗血驹:比喻优秀的子孙。
  • 西麓:西边的山脚。
  • :落下。

翻译

西林野老头发雪白,在灯前含泪面对孤独的客人。 曾经我路过你家,那时你既有儿子又有孙子。 时间的流转如同不停的车轮,昔日感叹人生如转瞬即逝的烛光。 手中已失去了珍贵的子女,眼下谁还会怜惜优秀的子孙。 年轻时的风光难以想象,西边的田地每天应该都会去。 荒废的园子里种的豆苗不生长,白发苍苍的老人驱赶着牛,犁地却不动。 日暮时分,凉霜拂过高树,桂花门前如雨般落下。 世事无常,不要怨叹,有了钱还是去黄翁家醉一场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西林野老,面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家庭繁荣与现今的孤独,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末句“得钱还醉黄翁家”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放达,即使面对世事的无奈,也要寻找生活的乐趣。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