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道经

· 王恭
盥濯宴心坐,焚香讲道经。 青童开宝笈,白发对黄庭。 玉佩飞鸾驭,瑶笙载鹤軿。 天花撩乱处,迢递见仙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盥濯(guàn zhuó):洗涤,特指洗手洗脸。
  • 宴心:心境宁静,安逸。
  • 青童:指道士或仙童。
  • 宝笈(jí):珍贵的书籍,这里指道教经典。
  •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也指修炼内丹的场所。
  • 玉佩:玉制的佩饰,常用于仙人或贵族。
  • 鸾驭(luán yù):驾驭鸾鸟,鸾鸟是传说中的神鸟。
  • 瑶笙:用瑶(一种美玉)制成的笙,笙是一种乐器。
  • 鹤軿(hè píng):驾鹤,軿指车驾。
  • 天花:这里指天上的花朵,象征仙境。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翻译

洗净双手,心境宁静地坐下,点燃香火,开始讲解道教经典。 青衣童子打开珍贵的道教书籍,白发老者面对着《黄庭经》沉思。 玉佩随着鸾鸟的飞翔而摇曳,瑶笙伴随着鹤车远行。 天上的花朵在纷乱中飘落,远处隐约可见仙灵的身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道教修炼的仙境图景。通过“盥濯宴心坐,焚香讲道经”展现了修炼者的虔诚与宁静;而“青童开宝笈,白发对黄庭”则体现了道教修炼的传承与深邃。后两句“玉佩飞鸾驭,瑶笙载鹤軿”以及“天花撩乱处,迢递见仙灵”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超凡脱俗的仙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神仙世界和超脱尘世的理想。整体诗意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超脱意境。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