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日

沧海十枝晖,悬圃重轮庆。 蕣华发晨楹,菱彩翻朝镜。 忽遇惊风飘,自有浮云映。 更也人皆仰,无待挥戈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海:大海,因海水呈青苍色,故称。
  • 十枝晖:指太阳的光辉,比喻阳光照耀海面。
  • 悬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高远的天空。
  • 重轮庆:指太阳的光轮,比喻太阳的辉煌。
  • 蕣华:即木槿花,这里比喻太阳的光辉。
  • 晨楹:早晨的门柱,这里指太阳初升时的景象。
  • 菱彩:指太阳的光彩,菱形的光斑。
  • 朝镜:早晨的镜子,比喻太阳的光芒。
  • 惊风飘:突然的风吹动。
  • 浮云映:浮云的映衬。
  • 挥戈正: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时挥动戈矛,这里比喻太阳的运行不可阻挡。

翻译

大海之上,太阳的光辉照耀着,如同十枝光芒四射;高远的天空中,太阳的光轮辉煌灿烂,仿佛神仙的庆典。太阳的光辉如同木槿花般绽放在晨曦的门柱上,其光彩斑斓,犹如菱形的光斑在早晨的镜面上跳跃。突然间,一阵风起,太阳的光芒似乎被惊扰,但自有浮云作为它的映衬。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仰望着它,无需等待神话中夸父挥动戈矛,太阳的辉煌自是无人能挡。

赏析

这首作品以太阳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太阳的辉煌与不可阻挡的力量。诗中“沧海十枝晖”和“悬圃重轮庆”展现了太阳的壮丽景象,而“蕣华发晨楹”和“菱彩翻朝镜”则细腻地刻画了太阳初升时的美丽。后两句通过“惊风飘”和“浮云映”表达了太阳虽遇变故,但依然光芒四射,最后以“人皆仰”和“无待挥戈正”强调了太阳的崇高地位和不可抗拒的魅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太阳的永恒与伟大。

董思恭

唐苏州吴人。所著篇咏,甚为时人所重。初为右史、中书舍人,知考功举事,坐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尝与许敬宗等撰《瑶山玉彩》、《芳林要览》。 ► 16篇诗文

董思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