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秋兴十首

· 张萱
新凉一榻腹便便,术序芝图续旧编。 老去尚拈成冢笔,梦来犹赋衍波笺。 应怜白发三千丈,曾染缁尘十二年。 秋色渐堪苏病骨,可能长办杖头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à):床。
  • 腹便便(fù pián pián):形容肚子大,这里指饱学之状。
  • 术序芝图:指古代的学术著作和图谱。
  • 续旧编:继续编写或研究旧有的著作。
  • 成冢笔:指已经写成堆的笔,比喻著作丰富。
  • 衍波笺:指波纹纸,这里比喻诗文连绵不断。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苏病骨:使病弱的身体恢复活力。
  • 杖头钱:指买酒钱,比喻微薄的生活费用。

翻译

秋日里,我舒适地躺在床上,肚子饱饱的,继续研究着古代的学术著作和图谱。尽管年老,我仍然坚持写作,笔下的文字堆积如山,即使在梦中,我也在不断地赋诗,诗文连绵不绝。我应该怜惜自己这三千丈的白发,它们曾经被世俗的污染染黑了十二年。秋天的景色渐渐地让我的病弱身体感到舒适,但我能否有足够的钱来维持这样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对年老体衰的感慨。诗中,“新凉一榻腹便便”描绘了秋日的舒适与作者的饱学之态,而“老去尚拈成冢笔”则展现了作者不因年老而放弃写作的坚持。通过“应怜白发三千丈,曾染缁尘十二年”,作者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俗污染的感慨。最后,以“秋色渐堪苏病骨,可能长办杖头钱”作结,既表达了对秋日美景的欣赏,也透露了对生活费用的担忧,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