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未央以邓玄度观察书过访小园诃林

· 张萱
地僻柴门久不开,门开时有白鸥猜。 自怜秋色空闻雁,忽漫良朋亦凿坏。 问字喜携双鲤至,寻源却共一僧来。 邻仙楼上元龙在,何必西园百尺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诃林:指寺庙的林木。
  • 凿坏:指开凿墙壁,这里比喻突然的访问。
  • 问字:指学习或请教文字、学问。
  • 双鲤:古代书信的代称,因为古人常将书信折叠成鲤鱼形状。
  • 元龙:指高人、贤士。

翻译

我这偏僻的柴门久未开启,一旦打开,连白鸥都会感到惊讶。 我独自欣赏着秋天的景色,只听见雁声,突然间,好友如凿墙般意外来访。 他带着书信,像是携来了双鲤,我们一同寻找知识的源头,与一位僧人同行。 邻近的仙楼上,贤士元龙就在那里,何必再去西园寻找那百尺高的台阁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的宁静生活与友人的意外来访。诗中“地僻柴门久不开”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门开时有白鸥猜”则通过白鸥的惊讶,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突然的变化。后文通过“忽漫良朋亦凿坏”表达了友人意外来访的惊喜,而“问字喜携双鲤至”则体现了友人带来的知识和交流的喜悦。最后,“邻仙楼上元龙在”一句,既表达了对贤士的敬仰,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交流的重视,无需外在的繁华,内心的满足和交流才是最珍贵的。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