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天枢还广陵并寄鲍子韶

木棉花发乳莺初,山驿猩红照露车。 酌酒漫通神武刺,载丝谁识大江渔。 石帆归客新春服,甓社明窗旧著书。 中道虔州逢小鲍,北堂薪水问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棉:一种热带植物,花朵大而红艳。
  • 乳莺:初生的莺鸟。
  • 山驿:山中的驿站。
  • 猩红:鲜红色。
  • 露车:露天的小车。
  • 漫通:随意通达。
  • 神武刺:可能指某种武艺或技艺。
  • 载丝:指渔网。
  • 大江渔:在大江中捕鱼的人。
  • 石帆:可能指归途中所见的景物,如石制的帆形标志。
  • 甓社:古代的一种学术社团。
  • 明窗:明亮的窗户。
  • 著书:写作书籍。
  • 中道:中途。
  • 虔州:地名,今江西省赣州市。
  • 小鲍: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北堂:指家中。
  • 薪水:指生活费用。

翻译

木棉花盛开,乳莺初鸣,山中的驿站里,猩红色的花朵映照着露天的车辆。 随意地斟酒,仿佛通达了神武的技艺,但谁能认识那在大江中捕鱼的渔夫呢? 归途中的客人穿着新春的服饰,甓社的明亮窗下,他曾著书立说。 在虔州的中途遇到了小鲍,询问家中的生活费用如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张天枢返回广陵的情景,并借机问候另一位朋友鲍子韶。诗中通过木棉花、乳莺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后句通过对神武刺、大江渔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武艺和渔夫生活的向往与思考。最后,诗人通过与小鲍的相遇,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何转书

何转书,字书子,号乙上。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思宗崇祯诸生。日寅孙。长于史。著有《鹅湖草》。事见清何天衢《榄溪何氏诗徵》卷一。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