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岁冬苦寒

· 徐贲
仲冬朔吹严,雪零应寒候。 枯条竞鸣宵,顽阴互昏昼。 淤深途绝车,冰闭城失漏。 穷谷噤孤?,丛泽匿群兽。 梁园秪自誇,袁门有谁扣。 宁忘啮毡塞,每思射鸿囿。 鹤语固可徵,鸥盟岂宜复。 更须挟重裘,且当饮温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朔吹:北风。
  • :强烈。
  • 鸣宵:在夜晚发出声响。
  • 顽阴:持续的阴天。
  • 互昏昼:白天也显得昏暗。
  • 淤深:道路积雪深厚。
  • 冰闭:冰冻使水流停止。
  • 城失漏:城中的水漏因冰冻而停止。
  • 噤孤?(jìn gū hú):孤独的狐狸因寒冷而闭口不叫。
  • 丛泽:丛生的沼泽地。
  • 匿群兽:野兽躲藏起来。
  • 梁园:指富贵人家。
  • 袁门:指贫寒人家。
  • 啮毡塞:咬着毡子抵御寒冷。
  • 射鸿囿:在园林中射猎大雁。
  • 鹤语:传说中鹤能预知天气变化。
  • 鸥盟:与鸥鸟为盟,比喻隐居或与世无争的生活。
  • 重裘:厚重的皮衣。
  • 温酎(zhòu):温热的酒。

翻译

在冬季的第二个月,北风强烈,雪花零星飘落,正是寒冷的时节。枯萎的树枝在夜晚竞相发出声响,持续的阴天使得白天也显得昏暗。道路积雪深厚,车辆无法通行,冰冻使水流停止,城中的水漏也因此停止。在深谷中,孤独的狐狸因寒冷而闭口不叫,丛生的沼泽地里,野兽们躲藏起来。富贵人家自夸其温暖,而贫寒人家又有谁会去敲门呢?我宁愿忘记在寒冷中咬着毡子抵御,常常思念在园林中射猎大雁的乐趣。传说中鹤能预知天气变化,与鸥鸟为盟的生活难道不应该重新考虑吗?更应该穿上厚重的皮衣,且应当饮用温热的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严冬的寒冷景象,通过枯枝鸣响、道路积雪、冰冻水流等细节,生动地传达了冬日的严寒。诗中对比了富贵与贫寒人家的生活,表达了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和对寒冷的无奈。同时,通过“啮毡塞”与“射鸿囿”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温暖的渴望。最后,诗人提出在寒冷中应保暖并享受温酒,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