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饮王扩相川别业得动字
风高海云收,月出天宇空。
今夕寒暑均,适与诸君共。
欢深坐忘永,契合饮易痛。
露萤寒不飞,水鸟夜停哢。
山精各潜匿,银蟾忽飞动。
亭亭广寒桂,不知何年种。
我欲问嫦娥,素鸾无由控。
佳节屡变更,壮心久悾恫。
人生非仙骨,有乐当自纵。
惜无桓伊笛,为尔作三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契合:情意相投。
- 悾恫:形容心情空虚或痛苦。
- 桓伊笛:桓伊,东晋名将,擅长吹笛,此处指美妙的笛声。
- 三弄:指多次演奏。
翻译
风高海阔,云雾散去,月亮升起在天宇之中。今夜,寒暑相宜,恰逢与诸位君子共聚。欢笑深入,坐忘时光,情意相投,饮酒易醉。露水中的萤火虫因寒冷不再飞舞,水鸟也停止了夜间的鸣叫。山中的精灵各自潜藏,而银色的月光忽然闪动。那高高的广寒宫中的桂树,不知是何年所种。我欲询问嫦娥,却无从驾驭那素色的凤凰。佳节屡屡变迁,壮志与心境久久空虚痛苦。人生并非仙骨,有乐应当尽情享受。可惜没有桓伊那样的笛声,为我演奏三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八月十五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风高海云收,月出天宇空”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而“欢深坐忘永,契合饮易痛”则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短暂。最后,诗人通过对嫦娥和桓伊笛的遥想,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