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天地。
- 紫宸: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倚阑人:指站在栏杆旁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玉凫:玉制的鸭形器物,这里可能指御用的船只。
- 骊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古代帝王常在此避暑。
- 金犊:金色的牛,这里可能指御用的牛车。
- 绣岭:山名,这里可能指骊山的美称。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羽客:道士的别称。
- 千秋:指长久的岁月。
- 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这里可能指忠诚而被误解的臣子。
- 红尘:尘世,人间繁华。
- 一骑:一匹马,这里指信使。
- 渔阳: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这里可能指边疆。
- 万骑:形容军队众多。
翻译
天地间四十年的辉煌都围绕着帝王的宫殿,春风似乎只属于那些站在栏杆旁的人。玉制的鸭形船在温暖的波涛中划过骊山的清晨,金色的牛车在烟雾缭绕中驶过绣岭的春光。七夕那天,有钗留给道士,而千秋岁月中,却有孤独的臣子因为没有镜子而哭泣。不要嘲笑那红尘中疾驰的信使,因为其中还有渔阳边疆的万马奔腾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开元天宝年间盛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凫波暖”、“金犊烟横”,描绘了帝王的奢华生活和春日的繁华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七夕的浪漫与孤臣的悲哀,以及红尘中信使与边疆战事的关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复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