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 陈孚
项王熊豹姿,气欲吞天下。 大呼渡河来,山岳如崩瓦。 当其火秦宫,血涌渭水赭。 嗔目叱诸侯,胆落毛发洒。 谁知阴陵路,浩歌泪如泻。 惟徐乃故都,昔此奠宗社。 尚想岩台上,铁槊拥万马。 酒酣笳鼓鸣,旌旗蔽原野。 及今亦何有,荒棘秋满把。 皇天祚真主,神器不可假。 岂有时雨师,刈人如土苴。 天亡君勿悲,为君奠罍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项王:指项羽,秦末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 熊豹姿:形容项羽的勇猛和威武。
  • 崩瓦:比喻山岳崩塌,形容项羽的威力巨大。
  • 渭水赭:渭水被血染成红色,形容战争的惨烈。
  • 嗔目:怒目,形容项羽怒视的样子。
  • 阴陵路:指项羽在阴陵(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失败。
  • 浩歌:大声歌唱,这里指项羽悲壮的歌声。
  • 奠宗社:建立宗庙社稷,指建立国家。
  • 岩台:高台,这里指项羽的军事指挥台。
  • 铁槊:长矛,古代兵器。
  • 笳鼓:古代军乐器,笳是吹奏乐器,鼓是打击乐器。
  • 旌旗:军旗。
  • 原野:广阔的田野。
  • 荒棘:荒芜的荆棘,形容荒凉。
  • 秋满把:形容秋天荆棘丛生,手中可以抓满。
  • :赐福。
  • 神器:指国家的政权。
  • :借,这里指转让或失去。
  • 时雨师:及时雨,比喻及时的帮助或恩惠。
  • 刈人:割草,比喻轻视或消灭。
  • 土苴:泥土和草芥,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 罍斝:古代的酒器,这里指祭奠用的酒器。

翻译

项羽有着熊豹般的勇猛姿态,气势似乎要吞并整个天下。他大声呼喊着渡过河流,山岳仿佛都要崩塌。当他火烧秦宫时,渭水被血染成红色。他怒目瞪视着诸侯,使得他们胆战心惊,毛发直竖。谁知道在阴陵的路上,他悲壮地歌唱,泪水如泉涌。徐州是古代的都城,曾经是建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我仍然能想象到那高台上,万马奔腾,铁槊林立。酒酣时笳鼓齐鸣,旌旗遮天蔽日,覆盖了整个原野。但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只剩下荒芜的荆棘,秋天时手中可以抓满。皇天赐福给真正的君主,国家的政权不可转让。难道有时雨师会轻视人如泥土和草芥吗?天命注定项羽的失败,请不要悲伤,为他祭奠酒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项羽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与悲壮的一生。诗中,“项王熊豹姿”等句生动描绘了项羽的威武形象,而“浩歌泪如泻”则深刻表达了其内心的悲壮与无奈。通过对徐州故都的今昔对比,诗人抒发了对英雄逝去、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项羽的缅怀,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