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 陈栎
畴昔饮双桥,独木宽法程。 如今过双桥,无复糟床声。 桥外吏人稀,饮徒常二更。 追咏承平事,略此记西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畴昔:从前,过去。
  • 双桥:指两座桥。
  • 宽法程:指桥面宽阔,可以容纳更多的行人或车辆。
  • 糟床:古代用于酿酒的器具,这里指酿酒的声音。
  • 饮徒:饮酒的人。
  • 承平:和平,安定。
  • 西京:古代对长安的别称,这里可能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或回忆中的地方。

翻译

从前在双桥饮酒,桥面宽阔,如同放宽了法规的限制。 如今再次经过双桥,再也听不到酿酒的声音了。 桥外的官吏稀少,饮酒的人们常常到深夜二更。 我追忆着和平时期的事情,略微记下这西京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双桥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平岁月的怀念。诗中“畴昔饮双桥”与“如今过双桥”形成鲜明对比,从前桥面的宽阔与现在的寂静无声,反映了时光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诗末的“追咏承平事,略此记西京”更是深情地表达了对往昔的留恋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陈栎

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