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耕岩

· 陈栎
古来隐士多躬耕,身将隐矣焉用名。 巢由以降名著称,皆违本志非真情。 真隐充隐分伪诚,终南捷径招讥评。 隐而无名妙不胜,诗之众瞆将惊霆。 君家子真当河平,五侯雾塞黄冥冥。 此何如时可轩腾,宜哉掉头呼不应。 遂使谷口闻西京,名挂法言声铿鍧。 君其裔邪良铮铮,几载龙舒以道鸣。 岩居高尚追芳馨,时哉不同逢文明。 胡忍被褐韬连城,郑公乡想多豪英。 仲容方奋青云程,曷不弹冠濯尘缨。 天风再秋鹗孤横,春浪红暖翻飞轻。 幡然尧舜君与氓,他年身退当功成。 法疏广受辞恩荣,明农岩下相携行。 世有工画传丹青,与令手卷双合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巢由:指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他们以隐居不仕著称。
  • 终南捷径:比喻求取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途径,这里指通过隐居来获取名声的做法。
  • 众瞆:指众人盲目,不明真相。
  • 惊霆:比喻极大的声响或震动。
  • 河平:指汉成帝的年号,这里借指汉代。
  • 五侯:指汉代五个权贵家族,这里泛指权贵。
  • 黄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 轩腾:比喻事业或地位的上升。
  • 谷口:地名,这里指郑子真的隐居地。
  • 法言:指正直的言论。
  • 铿鍧: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裔邪:后代。
  • 龙舒:地名,这里指郑耕岩的居住地。
  • 岩居:指隐居山林。
  • 被褐:指穿着粗布衣服,比喻隐居。
  • 连城:比喻极其珍贵。
  • 仲容:人名,这里指郑耕岩的同乡。
  • 青云程:比喻仕途。
  • 濯尘缨:比喻洗净尘世的污垢,准备出仕。
  • 鹗孤横:比喻孤高不群。
  • 春浪:比喻春天的生机。
  • 幡然:形容态度或想法的迅速转变。
  • 尧舜君与氓:指理想的君主和百姓。
  • 法疏:指法律宽松。
  • 广受:广泛接受。
  • 明农:指明智的农夫。
  • 丹青:指绘画。

翻译

自古以来,许多隐士都亲自耕作,身体隐居了,哪里还需要名声。从巢父和许由以来,隐士的名字都被广泛传颂,但这都是违背他们本意的,不是真正的情感。真正的隐士和那些为了名声而隐居的人,他们的真诚和虚伪是分开的,通过隐居来迅速获得名声的做法,总是招来批评。隐居而没有名声,这种美妙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诗中的众多盲人将听到惊雷一样。

你的祖先子真在汉成帝时期,当权贵们如雾般遮蔽天空时,他的名声如何能够上升,难怪他选择不理会世事。这使得谷口的人们在西京听到他的名声,他的正直言论响亮有力。你是他的后代,名声响亮,多年来在龙舒以道义闻名。你隐居山林,追求高尚,与时俱进,不同凡响。你怎能忍受穿着粗布衣服,隐藏你的珍贵才华,郑公的乡里有很多英豪。仲容正在仕途上奋发,为何不洗净尘世的污垢,准备出仕。天风再次吹拂,孤高的鹗鸟横飞,春天的波浪温暖,飞鸟轻快地飞翔。突然间,理想的君主和百姓,他年你功成身退。法律宽松,广泛接受,你在明农岩下携手同行。世上有擅长绘画的人,将你的事迹画成手卷,与你并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真正隐士的赞美和对那些为了名声而隐居的人的批评。诗中,作者通过对历史隐士的回顾,强调了隐居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而非追求名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郑耕岩高尚品质和隐居生活的敬仰,以及对他未来可能出仕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士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

陈栎

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