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前王遗构地,今我独来游。
渭水烟如昨,骊山树己秋。
苔荒老姥殿,草满夕阳楼。
下马山腰曲,朝元云顶头。
周回认故迹,想像走诸侯。
春暖回龙驾,天寒进翠裘。
时平安御极,曙早肃宸旒。
节镇威咸服,农家稼倍收。
温泉媚池沼,和气舞旌斿。
歘盛真妃宠,骄生义子羞。
寰区平似掌,逆党曲如钩。
眷顾迷方寸,须臾撼九州。
眉愁太液柳,齿啮未央榴。
龙子扶新日,猪儿杀怒虬。
蜀山旋六御,桃野放群牛。
岂不天神力,能消父过尤。
山人裨圣德,猛将运兵筹。
既复安巢鸟,难忘汗血骝。
纷纷史上记,忽忽梦中休。
故国雄三辅,嵬坡怨一丘。
日边通路远,天际断云愁。
叹息人何在,山泉依旧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渭水:即渭河,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
-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温泉和秦始皇陵闻名。
- 老姥殿:古代宫殿名,此处指华清宫中的殿堂。
- 朝元:指向皇帝朝拜的地方。
- 宸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旌斿:旌旗的飘带,此处指旌旗。
- 歘盛:迅速兴盛。
- 真妃:指杨贵妃。
- 义子:指安禄山,被唐玄宗收为义子。
- 寰区:指天下。
- 逆党:指叛乱的党羽。
- 太液:指太液池,在长安城内,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 未央:指未央宫,汉代皇宫。
- 龙子:指皇帝的儿子。
- 猪儿:指安禄山,因其姓安,与“猪”谐音。
- 六御:指皇帝的六种御用物品,此处指皇帝的权力。
- 汗血骝:指宝马,传说中的千里马。
- 三辅:指京畿地区,即长安及其周边。
- 嵬坡:指马嵬坡,杨贵妃被杀的地方。
翻译
我独自游览了前代帝王遗留下来的华清宫。渭河的烟雾依旧,骊山的树木已显秋意。古老的殿堂荒芜,夕阳下的楼阁草木丛生。我在山腰下马,朝拜皇帝的地方在云顶之上。我四处寻找旧时的遗迹,想象着过去的诸侯奔走。春天温暖,龙驾回宫,天寒地冻时,皇帝穿上翠绿的裘衣。时局安定,皇帝的权威得到尊重,农家收获倍增。温泉美丽,池沼生机勃勃,和谐的气氛中旌旗飘扬。杨贵妃迅速受到宠爱,安禄山的骄横使他感到羞愧。天下太平,叛乱的党羽如钩般扭曲。皇帝的心思迷茫,片刻间撼动了九州。太液池的柳树让人愁眉,未央宫的石榴被咬。皇帝的儿子扶持新日,安禄山被杀,愤怒如虬龙。蜀山中皇帝的权力被夺回,桃林中放牧的牛群自由。难道不是天神的力 量,能够消除父亲的过错吗?山中的人帮助皇帝,勇猛的将领运筹帷幄。既然鸟儿已安巢,难忘的汗血宝马。历史上的记载纷纷,梦中的故事突然结束。京畿地区依旧雄伟,马嵬坡的怨恨化为一座丘陵。通往日边的路遥远,天际的云断断续续,带着愁绪。叹息人已不在,山泉依旧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华清宫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诗中,“渭水烟如昨,骊山树己秋”等句,以景入情,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穿插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如“歘盛真妃宠,骄生义子羞”等,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见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洞察力。
陈宜甫的其他作品
- 《 谢张畴斋惠笔 》 —— [ 元 ] 陈宜甫
- 《 同汪总帅赋秦王马跑泉 》 —— [ 元 ] 陈宜甫
- 《 得姚牧庵左丞书赋此以答 》 —— [ 元 ] 陈宜甫
- 《 泾河诗一首寄王克斋同知 》 —— [ 元 ] 陈宜甫
- 《 和吏部赵子昂久雨见寄 》 —— [ 元 ] 陈宜甫
- 《 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 》 —— [ 元 ] 陈宜甫
- 《 饮马长城窟 》 —— [ 元 ] 陈宜甫
- 《 秋蓬 》 —— [ 元 ] 陈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