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从祀及彼呱,像设偶此粲。 秦祖当侑坐,夏郊亦荐裸。 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 刖人有馀坑,美石肖温瓒。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小儿强好古,侍史笑流汗。 归时蝙蝠飞,炬火记远岸。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巳日: 古代节日,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人们常在此日举行修禊活动,洗濯除垢,祈求健康。
  • 迨、过: 苏轼的儿子苏迨和苏过。
  • 涂山、荆山: 地名,涂山位于安徽怀远,荆山则可能指湖北荆门一带,均为古代名山。
  • : 指忧虑或怀念。
  • 朅来: 去来,这里指前往。
  • 樏庙: 古代祭祀用的高大祭坛。
  • 微禹叹: 对于大禹治水功绩的感叹。
  • 从祀: 随同主要神祇一起受祭祀的其他神灵。
  • : 婴儿的哭声。
  • 弧矢旦: 指夏朝开国君主启,他以射日而得名,象征着开天辟地。
  • 碧相照、清可乱: 形容荆山的翠绿和楚水的清澈。
  • 刖人: 古代受刖刑(砍去脚)的人。
  • 温瓒: 一种古代玉器,用于祭祀。
  • 龟泉木杪出: 龟泉在树梢间流出。
  • 牛乳石池漫: 石池里的水像牛奶一样满溢。
  • 强好古: 特别喜好古代的事物。
  • 侍史笑流汗: 官员们因孩子的好奇而笑得满头是汗。
  • 蝙蝠飞、炬火记: 归途中,蝙蝠飞舞,借火炬的光亮辨认远处的岸边。

翻译

在这个上巳节的日子里,我和两个儿子苏迨、苏过一起游览了涂山和荆山,记录下所见所闻。 我的一生究竟该归向何处?心中总是挂念着天下一半的事情。 我们来到古老的祠庙,再次发出对大禹治水的深深感慨。 连那些小神像也排列得如此鲜明,仿佛能感受到秦始皇和夏朝郊祭的场景。 淮海之地的人们,还记得那个射日的启的传说。 荆山的翠绿与楚水的清澈相互映照,美不胜收。 还有那被剁去脚的人留下的坑穴,以及形状酷似温瓒的美丽石头。 龟泉从树梢间涌出,如牛乳般的石池水漫溢。 孩子们对古老的事物好奇不已,官员们在一旁笑着,甚至出了汗。 回家的路上,蝙蝠在空中飞翔,我们借着火把的光芒寻找远方的岸边。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出游后对旅途见闻的记录,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涂山、荆山的自然景色,以及对古代神话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他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官吏们的随性描述,也透露出生活中的轻松与乐趣。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沧桑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