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鸾鹭:比喻朝廷中的高官显贵。
- 振振:形容地位显赫、声势盛大。
- 边隅:边疆地区,这里指前线。
- 执鼖:执掌军事,鼖(fēn)古代的一种大鼓,象征指挥。
- 的:箭靶中心。
- 骁将:勇猛的将领。
- 论文:这里指谈论军事策略。
- 穿杨:典故,形容箭术精准,能射中细小目标杨树叶。
- 猿臂:形容臂力过人,像猿猴一样有力。
- 射隼:射杀鹞鹰,隼(sǔn)指小型猛禽。
- 马军:骑兵。
- 长身:身材高大。
- 髯羽:古代勇士的别称,这里指有威武之气的人。
翻译
朝廷里的高官们个个威风凛凛,他们怎能相信一个书生竟然擅长射箭?大家共同惊叹,这个读书人竟能击中靶心,就像英勇的将领也能讨论兵法一样。我自己射箭虽算不上猿臂之力,但每次射杀鹞鹰时,总是想象自己是驰骋在战场的骑兵。看到你那高大的身躯,最适合学习射箭,相信你将来一定能像那些英勇的胡子武士一样出类拔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弟弟苏辙(字子由)关于他射箭技艺的赞美。诗人以朝廷中人才济济的景象开篇,反衬出自己能在射箭这一传统武艺上有所建树的不凡之处。他自嘲射箭并非凭借天生神力,而是凭借智慧与技巧,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身手敏捷、智勇双全的期待。整首诗寓言于事,既展示了苏轼的幽默感,又展现了他对兄弟才华的赞赏和激励。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 [ 宋 ] 苏轼
- 《 凤翔八观,并叙石鼓歌 》 —— [ 宋 ] 苏轼
- 《 陆龙图诜挽词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 《 戏赠田辨之琴姬 》 —— [ 宋 ] 苏轼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
- 《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 —— [ 宋 ] 苏轼
- 《 一丛花 · 初春病起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