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月下看梅花

· 高濂
孤山旧址,埔老种梅三百六十,已废;继种者,今又寥寥尽矣。孙中贵公补植原数,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倚望,恍坐玄圃罗浮。若非黄昏月下,携尊吟赏,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真见实际!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时幽赏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山:西湖边的一座小山,因白居易诗“孤山寺北贾亭西”而得名。
  • 埔老种梅:指古老的土地上种植了大量梅花。
  • 三百六十:泛指众多,古代常用数字以示众多。
  • 已废:已经荒废,不再有昔日景象。
  • 继种者:后来继续种植的人。
  • 寥寥:稀少,此处形容新种的梅花不多。
  • 孙中贵公:指某位姓孙的官员,因其官职较高而尊称为“中贵公”。
  • 玉树参差:形容梅花树如玉石般美丽,高低错落。
  • 冰花错落:比喻梅花花朵洁白如冰,分布错落有致。
  • 琼台:美玉般的平台,此处指观赏梅花的好地方。
  • 玄圃罗浮:均为神话中的仙山,此处形容梅花盛开的美景如同仙境。
  • 黄昏月下:傍晚时分,月光下的景色。
  • 携尊:带着酒杯。
  • 吟赏:一边饮酒一边欣赏。
  • 暗香浮动:梅花散发出的幽香随风飘动。
  • 疏影横斜:稀疏的枝影横斜在月光下,是梅花特有的姿态。

翻译

在孤山旧址上,曾有一片古老的梅林,有三百六十棵,但现在已荒废,新的种植者寥寥无几。孙中贵公重新种上了原来的数量,春天初来,那些梅花树如玉树般错落,白色的花朵像是冰雕,如同仙人所居的琼台。站在那里眺望,仿佛置身于仙境玄圃或罗浮山。如果不是在黄昏月色下,手持酒杯吟咏欣赏,那梅花悄然飘香、枝影婆娑的意境,就无法真正体验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孤山月下梅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古今梅林的变化,表达了对孙中贵公修复梅林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他借助黄昏月色和梅花的暗香疏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读者也能一同感受到那宁静而美好的诗意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梅花盛开的孤山之中。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