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 第十八则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拼音

所属合集

#人间词话

译文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一切文学,我爱用血来书写的人。”李煜的词,真可以说是用血来写就的了。宋徽宗赵佶那首《燕山亭》的词略微有点相似。但赵佶只不过自己说自己的身世悲戚罢了,李煜则俨然有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背负人类罪恶、拯救世人的感觉,两者思想境界的大小是完全不一样的。

注释

宋徽宗【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翻译

尼采说:“一切文学作品,我只喜爱那些用血泪写成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真正可以说是用血泪写成的。宋徽宗赵佶的《燕山亭》词也略微有相似之处。然而宋徽宗只不过是自己述说自身身世的悲戚,后主李煜却俨然有释迦牟尼、耶稣基督承担负荷人类罪恶的那种意味,他们的格局大小本来就不一样啊。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引用尼采的观点,强调了用血书写的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将后主李煜的词与宋徽宗的词进行对比,指出后主之词具有更深刻、更广大的内涵和意义,蕴含着对人类命运和苦难的深刻思索与悲悯。这种对比体现了王国维对不同作品境界高低的评判,也展现了他对文学内涵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五代词和宋词在情感表达和内涵上的一些特点和差异。

王国维

王国维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