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 第二十六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拼音

译文

自古至今,能够取得大事业、做得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这些语句,不是大词人是说不出来的。但从这层意义上去解释诗词,恐怕晏殊、欧阳修诸人是不会允许的。

注释

晏殊【蝶恋花】见二四注。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境界:(jìng),疆界,地方,状况。
  •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 憔(qiáo)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蓦(mò)见:突然看见。

翻译

古往今来那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历三种境界。“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这是第一种境界。“渐渐身体消瘦,衣服变宽也始终不后悔,为了她值得如此身形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在人群中寻找了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看到,那人正在灯火稀少的地方”,这是第三种境界。这样的语句只有伟大的词人才能说出来。然而如果匆忙地用这种意思去解释各种词,恐怕是晏殊、欧阳修等人所不允许的。

赏析

这段话中王国维巧妙地引用三首词中的名句来阐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强调迷茫中追求目标,高瞻远瞩而又感到孤独迷茫。第二境体现为了理想全力以赴,不惜身心憔悴。第三境则表示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在不经意间突然领悟、获得成功。这种以词喻理的方式生动形象且极具启发性,展现了王国维对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深刻理解,也使这些观点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对诗词内涵的创新解读,更是对人生哲理的高度提炼。

王国维

王国维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