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施山人野居

得道应无着,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着。
  • 焙(bèi):用微火烘烤。

翻译

领悟了道应该无所执着,谋取生活也没有妨碍。春天的泥土温暖着培育稻秧,夜晚的火光烘烤着飘出茶香。水巷中很少有尘世的纷扰,在松斋里感觉时光格外悠长。高超闲逸实在是珍贵,到哪里去寻觅诸侯帝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施山人野居生活的惬意与自在。诗人认为既已得道就不必执着于外在,同时谋生也是可行的。诗中具体描写了野居生活的场景,如春泥中育秧,夜晚用火烘焙茶香,展现出一种宁静田园的氛围。水巷没有尘世喧嚣,在松斋中能享受漫长时光,体现出闲逸的生活状态和其珍贵。最后以“何处觅侯王”表达出这种自在生活比追逐侯王的地位更有价值。全诗生动地表现了对闲适野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由宁静的追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