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游:诗人曾入蜀为官,因而称蜀地之行(在长安之西)为“西游” 。
- 两鬓青:指年轻时候。青,黑色,年轻人鬓发乌黑。
- 即今:如今。
- 雪千茎:形容白发很多,如雪丝千缕。
- 峨眉:峨眉山,在今四川乐山境内。
- 关念:关心思念。
- 濯锦:锦江,在四川成都南 ,一说为古县名 ,治所约在今四川松潘南。
-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 隔生:隔世,形容因人事变迁而感恍如隔世。
-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
- 畏人:怕见人;避人的意思。
- 柴荆:用树枝编扎的简陋门户。
翻译
回忆往昔西去蜀地的旅程,那时我两鬓乌黑,正值青春。如今对着镜子,看到白发如千缕银丝。 峨眉山的清风明月,至今仍让我深深挂念。锦江边那莺啼花开的美好春日,已如隔世般遥远。 夏日避暑,偶尔会移动枕头和竹席,找一处清凉之地。因为怕见外人,整日都关闭着柴门。 心中有太多遗憾与感慨,恨不能用千首诗来抒发。只能暂且让秋泉般的心意,伴随着这一二行诗句寄出去 。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当下心境的映照。开篇以 “忆昔” 领起,通过 “两鬓青” 与 “雪千茎” 的鲜明对比,强烈地表现出时光的匆匆流逝和容颜的衰老变化。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两句,借助对峨眉山风月和锦江莺花的回想,不仅描绘出蜀地美妙的风光,更传达出他对那段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和人事变幻恍若隔世的感慨。
后半部分,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细致地刻画了诗人当下清冷、孤寂的生活状态,从侧面反映出他内心的落寞。结尾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则直抒胸臆,坦陈心中诸多感慨难以用诗一一尽述,只能随这简短的诗句寄去,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怀溢于言表。整首诗情感真挚,往昔与今朝交织,展现出诗人对岁月更迭、命运变化的复杂情感 。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