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东亭记

出州南谯门,左行二十六步,有弃地在道南。南值江,西际垂杨传置,东曰东馆。其内草木猥奥,有崖谷倾亚缺记。豕得以为囿,蛇得以为薮,人莫能居。至是始命披制蠲疏,树以竹箭松柽桂桧柏杉。易为堂亭,峭为杠梁。下上徊翔,前出两翼。凭空拒江,江化为湖。众山横环,尞阔瀴湾。当邑居之剧,而忘乎人间,斯亦奇矣。乃取馆之北宇,右闢之,以为夕室;取传置之东宇,左闢之,以为朝室;又北闢之,以为阴室;作属于北墉下,以为阳室;作斯亭于中,以为中室。朝室以夕居之,夕室以朝居之,中室日中而居之,阴室以违温风焉,阳室以违凄风焉。若无寒暑也,则朝夕复其号。既成,作石于中室,书以告后之人,庶勿坏。元和十二年九月某日,柳宗元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猥奥(wěi ào):繁杂茂盛。
  • 倾亚(qīng yà):倾斜。
  • 传置(chuán zhì):驿站。
  • 薮(sǒu):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 笴(gě):箭杆,文中指像箭杆一样的竹子。
  • 柽(chēng):一种落叶小乔木,枝条纤弱下垂,老枝红色,叶子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能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
  • 桧(guì):常绿乔木,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可作建筑材料。亦称“刺柏”。
  • 墉(yōng):城墙;高墙。
  • 瀴(yīng):幽深。

翻译

从柳州城的南谯门出来,向左走二十六步,有一块荒废的土地在道路南边。南边靠近江水,西边与垂柳及驿站相邻,东边叫做东馆。这地方里面草木繁杂茂盛,有悬崖山谷,倾斜并有缺漏。猪可以在这里作为猪圈,蛇可以在这里作为草泽,人不能居住。到这时才命令清除杂树杂草,种植上竹子、像箭杆一样的竹子、松树、柽树、桂树、桧树、柏树、杉树。改变成堂屋和亭子,建造陡峭的屋梁和桥梁。上下回旋飞翔,向前伸出两个侧翼。(建筑)悬在空中面对着江水,江水变成了湖泊。众多山峰横向环绕,广阔幽深,水湾曲折。处在城市居民众多的地方,却让人忘记了身处人间,这也很奇特了。于是选取馆的北屋,右边开辟出来,作为晚上居住的房间;选取驿站的东屋,左边开辟出来,作为早晨居住的房间;又向北开辟,作为阴凉的房间;在北边的高墙下建造附属建筑,作为温暖的房间;在中间建造这座亭子,作为中间的房间。早晨的房间在晚上居住,晚上的房间在早晨居住,中间的房间在中午居住,阴凉的房间用来躲避热风,温暖的房间用来躲避寒风。如果没有寒冷和暑热,那么早晨和晚上的房间就恢复它们原本的称呼。建成后,在中间的房间放置石头,写下文字来告诉后来的人,希望不要毁坏。元和十二年九月某日,柳宗元记。

赏析

这篇《柳州东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记文,生动地描绘了柳州东亭及周边环境的改造过程和独特风貌。文章开篇详细描述了这块废弃之地最初的荒芜景象,然后记叙了对其进行的整治和建设。作者巧妙地利用地势和自然景观,营造出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奇妙空间。通过对各个房间功能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精心规划和对舒适的追求。文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如“众山横环,尞阔瀴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此地的幽静与美丽。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体现了柳宗元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