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临台行高。
高以轩。
下有水。
清且寒。
中有黄鹄往且翻。
行为臣。
当尽忠。
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
宜居此宫。
鹄欲南游。
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
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
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
六里徘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登临。
- 轩:高。
- 黄鹄(hú):天鹅。
- 往且翻:来回飞翔。
- 口噤(jìn):嘴张不开。
- 毛衣摧颓:羽毛衰落。这里“毛衣”指羽毛。
翻译
登上那高高的楼台。楼台高耸入云。台下有潺潺流水,水清澈而又透着寒意。水中有黄鹄自由自在地来回飞翔着。
身为臣子,应当竭尽忠诚。衷心祝愿皇帝陛下能活三千岁,长久地居住在这座宫殿之中。
黄鹄想要往南方游去,然而雌鹄却无法相随。我一心想要用嘴衔着你一起走啊,可嘴巴却紧紧闭着难以张开;我也很想背负着你同行啊,无奈我的羽毛已经衰落,难以支撑如此重负。这一路飞行,每飞行五里就回头顾盼,每飞出六里便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以登台所见之景开篇,高台、清水、黄鹄,描绘出一幅开阔又略显清冷的画面。随之笔锋一转,由景及人,表达臣子对皇帝的忠心祝愿,体现出当时朝堂上下对皇帝的尊崇和期盼国家长治久安的愿望。后半部分,诗人借助黄鹄南游而雌鹄难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无奈与忧伤的氛围。“口噤不能开”“毛衣摧颓”生动地刻画出想要帮助却无能为力的困境,“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则将这种眷恋不舍、彷徨无奈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表达的融合,展现了曹丕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朝堂秩序的维护之心,也有对面临困境时无力感的倾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