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四 · 雪精

· 张岱
外祖陶兰风先生,倅寿州,得白骡,蹄跲都白,日行二百里,畜署中。寿州人病噎嗝,辄取其尿疗之。凡告期,乞骡尿状,常十数纸。外祖以木香沁其尿,诏百姓来取。后致仕归,捐馆,舅氏啬轩解骖赠余。余豢之十年许,实未尝具一日草料。日夜听其自出觅食,视其腹未尝不饱,然亦不晓其何从得饱也。天曙,必至门祗候,进厩候驱策,至午勿御,仍出觅食如故。后渐跋扈难御,见余则驯服不动,跨鞍去如箭,易人则咆哮蹄啮,百计鞭策之不应也。一日,与风马争道城上,失足堕濠堑死,余命葬之,谥之曰“雪精”。
拼音

所属合集

#陶庵梦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uì):副职。
  • (jiá):绊倒。
  • 噎嗝:中医病名。即噎塞、呃逆。
  • 致仕:辞去官职。
  • 捐馆:去世的婉辞。
  • 解骖:解脱骖马赠人。骖(cān):驾车时位于两边的马。
  • (huàn):喂养。

翻译

外祖父陶兰风先生,担任寿州的副职,得到一头白色的骡子,蹄子到关节都是白色的,一天能走二百里路,养在官署中。寿州人有患噎嗝病的,总是取这骡子的尿来治疗。凡是通告来求骡尿的文书,常常有十几张纸。外祖父用木香浸泡骡尿,告知百姓来取。后来外祖父辞官回家,去世后,舅舅啬轩解开驾车的骡子送给了我。我喂养它大约十年,实际上从来没有准备过一天的草料。日夜听凭它自己出去找食物,看它的肚子没有不饱的时候,但也不晓得它从哪里得到饱食的。天亮时,它必定到门口恭敬等候,进入马厩等候驱使,到中午不驾驶它,它仍然像原来一样出去找食。后来逐渐变得蛮横难以驾驭,见到我就驯服不动,我跨上马鞍它奔跑如箭,换作别人就咆哮踢咬,用尽各种办法鞭策它也不响应。有一天,它在城上和一匹风马争道,失足掉进濠沟里死了,我下令埋葬它,给它的谥号是“雪精”。

赏析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一头白骡的故事,从它在外祖父任职时的特别用途,到后来到作者手中的经历,展现了白骡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记叙了与白骡相处的点滴,如它会自己觅食且肚子常饱,对作者驯服但对他人蛮横等,富有生活趣味。最后白骡失足死亡并被赐谥号,体现了作者对它的特殊感情,也使这头白骡的形象更加鲜活有趣,让人印象深刻。整个叙述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对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

张岱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