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二 · 三世藏书

· 张岱
余家三世积书三万馀卷。大父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太仆、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者存焉,汇以请,大父喜,命舁去,约二千馀卷。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巢婢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簏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余因叹古今藏书之富,无过隋、唐。隋嘉则殿分三品,有红琉璃、绀琉璃、漆轴之异。殿垂锦幔,绕刻飞仙。帝幸书室,践暗机,则飞仙收幔而上,橱扉自启;帝出,闭如初。隋之书计三十七万卷。唐迁内库书于东宫丽正殿,置修文、著作两院学士,得通籍出入。太府月给蜀都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以甲、乙、丙、丁为次。唐之书计二十万八千卷。我明中秘书不可胜计,即《永乐大典》一书,亦堆积数库焉。余书直九牛一毛耳,何足数哉!
拼音

所属合集

#陶庵梦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大父:祖父。

垂髫(chuí tiáo):指儿童或童年。

乙酉: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 22 年称“乙酉年”。

(shàn):古县名。

嘉则殿:隋朝宫殿名。

(gàn):稍微带红的黑色。

籍甲:指军用的皮甲。

翻译

我家三代积累藏书三万多卷。祖父诏告我说:“众多孙子中只有你喜好书籍,你要看的书,随意拿去。”我挑选了曾祖父、祖父用朱笔校点过留有题跋的书保存下来,汇总去请示祖父,祖父很高兴,让人抬走了,大约有两千多卷。天启乙丑年,祖父去世,我恰好前往武林,父亲、叔父以及各位弟弟、门客、工匠、奴仆、丫鬟等人乱拿藏书,三代的藏书一天之内全没了。我从童年开始积聚书籍四十年,不少于三万卷。乙酉年为躲避战乱进入剡县,大略携带了几箱书随行,而所留存的书,被乱兵所占,天天撕来烧火做饭,并且抬到江边,放在皮甲里用来挡箭弹,四十年所积累的,也在一天之内全没了。这是我家藏书的命运,又能去责怪谁呢!我因此感叹古今藏书之丰富,没有超过隋朝、唐朝的。隋朝的嘉则殿把书分为三品,有红琉璃、绀琉璃、漆轴的不同。殿内垂挂锦幔,环绕雕刻飞仙。皇帝到书房,踏上暗机关,那么飞仙就收起锦幔向上,书橱门自动打开;皇帝出来,又像最初那样关闭。隋朝的藏书总计三十七万卷。唐朝把内库的书迁到东宫丽正殿,设置修文、著作两院学士,得以通报姓名出入。太府每月供给蜀都麻纸五千番,每季供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每年供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个郡的一千五百张兔皮用来制笔,按照甲、乙、丙、丁的次序安排。唐朝的藏书总计二十万八千卷。我们明朝的宫廷藏书不可胜数,单单《永乐大典》这一部书,也堆积了好几个库房。我的藏书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而已,哪里值得一提啊!

赏析

这段文字讲述了作者家藏书籍的兴衰历程,先是祖父对作者的喜爱与慷慨借阅,随后经历了祖父去世后藏书遭哄抢,以及躲避战乱时藏书的损失。通过与隋唐藏书的情况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藏书命运的感慨和无奈。文中还详细描述了隋朝嘉则殿藏书的华丽景象以及唐朝的相关藏书制度,展现了古代藏书文化之丰富。整体语言简洁而深沉,充满了对书籍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怅惘。

张岱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