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饮张梦得斋中

聚首堪悲碣石天,空囊还著远游篇。 书生忧国真无赖,倦客寻僧却有缘。 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 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这里指代边远之地。
  • 空囊:空无一物的行囊,形容贫穷。
  • 远游篇:指远行的诗篇。
  • 无赖:无奈,无可奈何。
  • 倦客:疲惫的旅人。
  • 有缘:有缘分,有机会。
  • 孤笑:独自笑,形容孤独中的自嘲。
  • 烽火:战争的烟火,指战乱。
  • 醉吟:醉酒吟诗。
  • 急管:急促的笛声。
  • 兰舸:装饰华美的船。
  • 醉绝:醉得极深,形容极度陶醉。
  • 几瓣莲:几片莲花瓣,指西湖的莲花。

翻译

相聚的时刻令人感到悲凉,仿佛在遥远的碣石山边,我这空无一物的行囊中,还装着远行的诗篇。 作为书生,我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作为疲惫的旅人,我寻找僧侣却似乎有了缘分。 万里山河在我孤独的笑容之外,五年来的战乱在我醉酒后吟咏的诗篇旁边。 忽然听到急促的笛声催促着华美的船只,我醉得极深,望着西湖上那几片莲花瓣,心中充满了愁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个人境遇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诗中,“聚首堪悲碣石天”一句,既描绘了相聚的悲凉,又暗含了对国家边疆的忧虑。“书生忧国真无赖”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书生却无力改变国家命运的无奈。“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则通过对比山河的辽阔与个人的孤独,以及战乱的频繁与醉后的吟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以急促的笛声和西湖的莲花瓣作为结尾,既增添了诗的音韵美,又深化了诗人的愁绪,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

黄圣年

黄圣年,字逢永,号石佣,又号大药山人。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授湖广当阳教谕。以足疾归。与陈子壮等十二人修复南园诗社。卒年六十二。生平好学能文,与其兄圣期少受庭训,著述甚富,尤工书法。有《墙东草》《壬游草》《薜蕊斋》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