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癸卯岁曾寓道院屡登玉清阁以发吟兴于今二十七年矣衰颓且病竟不获一登漫成小诗以志感叹云尔

· 谢榛
几欲登仙阁,年来筋力衰。 山青不在眼,云白更依谁。 碧海三山梦,瑶台万里期。 老夫仍世累,且报木公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
  • 癸卯岁:干支纪年法,表示具体的年份。
  • 道院:道士居住的地方。
  • 玉清阁:一个楼阁的名称。
  • 筋力衰:身体的力气衰弱。
  • 碧海:蓝色的大海。
  •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世累:世俗的牵累。
  • 木公:东王公,神话中的神仙。

翻译

好几次想要登上那神仙般的楼阁,可是近些年来身体的力气越来越衰弱了。 青山依旧在眼前,却没了心力去欣赏,白云悠悠,又能依靠谁呢? 心中怀着对那蓝色大海中三座仙山的梦,也期待着能登上万里之外的瑶台仙境。 我这个老头子仍然被世俗的事情所牵累,只能将这些情况告知神仙东王公知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牵累的无奈。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登上玉清阁的渴望,但又因身体衰老而力不从心,体现了一种遗憾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山青云白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然后,诗人提到了对碧海仙山和瑶台仙境的梦想,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诗人无奈地承认自己仍被世俗所累,只能将这种感受告知神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