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升荣母曾孺人挽诗

· 顾清
氛沴交行日,乡邻出次时。 情惟舅姑重,义不死生移。 执礼神应鉴,怜孤族并推。 小郎今长大,衰杖有馀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氛沴(fēn lì):指灾祸。“沴”读音为“lì”。
  • 出次:为亲属服丧时,在墓旁搭棚守灵。
  • 舅姑:指公婆。
  • 执礼:指守礼,按照礼节行事。

翻译

灾祸横行的日子里,乡邻们都在为亲属服丧守灵。她心中唯有公婆最为重要,道义使得她对亲情的坚守生死不移。她按照礼节行事,神灵应当明鉴,她怜惜孤儿,族人们对她也一致推崇。如今小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她却已离世,手中的衰杖(守丧用的哀杖)寄托着无尽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用以悼念萧升荣的母亲曾孺人。诗的首联描绘了一个灾祸横行的背景,以及乡邻们为亲属守灵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颔联强调了曾孺人对公婆的重视和对道义的坚守,体现了她的高尚品德。颈联则描述了她守礼的行为和对孤儿的怜惜,以及她在族中受到的推崇。尾联通过小儿子的长大和手中的衰杖,进一步表达了对曾孺人的悲痛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曾孺人生前事迹的描述和对她去世后人们的悲痛的展现,塑造了一个令人尊敬和怀念的女性形象。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