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宝林:指佛寺。
- 槐国:比喻虚幻的境界,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槐安国”。
- 封蚁:指蚂蚁。
- 石盆:指水盆。
- 趋冷:趋向寒冷,指水变冷。
- 戏鱼:指水中的鱼。
- 沈:同“沉”,下沉。
- 伺暮:等待傍晚。
- 恳恳:形容声音连续不断。
- 燕坐:安静地坐着。
- 炉心:炉子的中心。
翻译
在静坐中,我感到暑热难以忍受,更何况我还身处佛寺之中。 虚幻的槐国中,蚂蚁因避火而出,石盆中的水变冷,鱼儿沉入水底。 蚊子在傍晚时分聚集,而蝉还未知秋天的到来,仍在不停地鸣叫。 只有道人安静地坐着,炉中升起一缕清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夏日静坐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暑热中的宁静与超脱。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槐国”与“石盆”,“蚊”与“蝉”,突出了道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结尾的“清香一缕起炉心”更是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禅意画面,表达了道人对于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
吴澄的其他作品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春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暑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处暑 》 —— [ 元 ] 吴澄
- 《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 —— [ 元 ] 吴澄
- 《 题雪洲图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冬至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雪 》 —— [ 元 ] 吴澄
- 《 次韵灵兴避暑 》 —— [ 元 ] 吴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