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处暑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禾乃登。禾者。谷连稿秸之总名。又,稻秫菰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 肃杀:形容秋冬季树叶凋零、寒气逼人的气氛。肃(sù)。
翻译
处暑,处于七月之中。处的意思是停止。暑气到这里就停止了。 鹰于是开始捕杀鸟类,鹰是有义的禽类。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五行为义,金气有肃杀之气,鹰感受到这种气息开始捕捉攻击各种鸟,但一定先要进行祭祀,就像人饮食前祭祀先辈那样。不攻击怀有身孕的鸟,所以称它有义。 天地开始变得肃杀,秋天,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说天地开始肃杀。 谷物开始成熟。禾,是谷类连同秸秆的总称呼。并且,稻、高粱、菰米、高粱等都属于禾。成熟叫做登。
赏析
这段文字是对处暑节气的解释和相关现象的描述。它阐述了处暑意味着暑气的结束,还讲述了处暑时节鹰的特殊行为以及天地间气氛的变化,同时提到了谷物的成熟。从文学角度看,行文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动物行为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处暑这个节气的特点和氛围,传递出一种自然的节律和变化。对于理解古代人们对节气的认识和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
吴澄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惊蛰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冬至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寒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寒露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秋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暑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满 》 —— [ 元 ] 吴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