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暑

· 吴澄
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 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土润溽【音辱】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溽:rǔ,湿润、潮湿。}

翻译

{大暑,在农历六月中旬。解释见小暑。腐草变成萤火虫。叫做丹良、丹鸟、夜光、宵烛,这些都是萤火虫的别名。离光明达到极致的时候,那么极为幽暗微小的东西也能变成光明。《毛诗》说:熠耀宵行。这是另一种,形状像米虫,尾巴上也有光,不说它是变化而成的,是因为不再恢复原来的形状,解释见前面。土地湿润而闷热。溽,就是湿,土地的气息湿润,所以蒸腾郁积而成为潮湿;暑,俗称肮脏闷热,就是热的意思。时常有大雨降落。前面的时节湿闷之气蒸腾郁积,现在的时节就时常有大雨降落,用来消退暑气。}

赏析

{这段文字是对大暑节气的描述和解释。首先说明了大暑的时间,然后详细阐述了腐草为萤的现象及相关别名。接着解释了土润溽暑,说明土地湿润和闷热的情况以及原因。最后提到大雨时行,即这个时候经常会下大雨来缓解暑气。文本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暑节气的特点和相关自然现象,展现了古人对节气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吴澄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