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雨水
雨【去声】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
候雁北【《月令》、《汉书》作鸿雁北】。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雁自彭蠡而北矣。
草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獭(tǎ):一种哺乳动物。
翻译
雨水,在正月里。天一生水,春天开始属于木,但使木生长的,一定是水,所以立春之后接着就是雨水,而且东风已经使冰冻化解,就分散成为雨水了。 水獭捕鱼来祭祀。水獭,又叫水狗,是偷鱼的动物。祭鱼,捉鱼来祭祀上天。所说的豺和獭懂得报答根本,一年开始而鱼向上游,那么水獭开始捕捉拿来祭祀。徐氏说:水獭祭祀时圆形排列,圆形,是水的象征;豺祭祀时方形排列,方形,是金的象征。 大雁向北飞去。雁,是知晓时节的鸟。热时回到塞北,冷时来到江南,沙漠是它们的居住之地。孟春的阳气已经到达,大雁从彭蠡泽向北飞去了。 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天地之气相交而成为泰卦,所以草木萌生出芽并开始活动。
赏析
这段关于雨水节气的描述富有科学性和诗意。它从天文、气象和自然现象等方面来阐释雨水节气的特点和意义。提到天一生水以及水生木,讲述了自然万物的生息规律。水獭祭鱼的描述既有趣味性,又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和理解;大雁的迁徙展示了季节的变化和鸟类对气候的适应性;草木萌动则生动地描绘出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整体展现了古人对节气与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深刻认知和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
吴澄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 》 —— [ 清 ] 赵熙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处暑 》 —— [ 元 ] 吴澄
-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 —— [ 唐 ] 韩愈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序 》 —— [ 元 ] 吴澄
- 《 春雨 》 —— [ 唐 ] 李商隐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雪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冬 》 —— [ 元 ] 吴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秋分 》 —— [ 元 ] 吴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