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沃祥卿梅泉二大字盖何潜斋笔也

钱塘数首梅花联,罗浮三叠梅花篇。世间妙语久绝响,谁能高步凌飞仙。 穷冬天气寒刻栗,草木槁死冰顽坚。孤根漏暖得春早,水流石窦声溅溅。 美人拭面照古镜,沈吟不去愁婵娟。下有山人学冷淡,入夜忍冻僵护肩。 临流赤脚踏白石,手挼红藟餐云烟。长哦新句诗清苦,口吻噤噤栖饥鸢。 近闻梅花诗祖出水部,久遣诗孙参洞天。许分一派伴岑寂,毫端紫气冲魁躔。 我来嗽香咽清冷,欲说妙偈梦未圆。澹然人我了无语,但见花梢明月堕寒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刻栗:形容寒冷至极。
  • 槁死:枯萎死亡。
  • 水窦:水流通过的孔道。
  • 溅溅:水声。
  •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揉搓。
  • 红藟:红色的藤蔓。
  • 噤噤:形容声音低微。
  • 岑寂:寂静。
  • 魁躔:星宿的轨迹。
  • 嗽香:吸入香气。
  • 妙偈:精妙的诗句。

翻译

元代的方一夔在诗中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他提到钱塘的梅花诗联和罗浮山的梅花诗篇,感叹世间美妙的诗句已久未闻,无人能超越飞仙的境界。冬天的寒冷使得草木枯萎,冰雪坚硬,但梅花却在温暖的阳光下早早绽放,水流在石缝中发出清脆的声音。美人照镜沉思,山人在寒冷中守护着梅花。山人赤脚站在白石上,揉搓着红色的藤蔓,仿佛在吞云吐雾。他吟唱着清苦的新诗,声音低微如同饥饿的鸢鸟。近来听说梅花诗的祖先出自水部,而诗孙则在洞天中参悟。希望能分得一派陪伴寂寞,笔下的紫气冲向星宿的轨迹。我来到这里吸入梅花的清香,想要说出精妙的诗句,但梦境未圆。我与世无争,只见花梢上的明月落入寒泉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诗中“孤根漏暖得春早”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的生命力,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