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帝城二首

· 杜甫
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 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 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 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帝:指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是古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关隘。
  • 宛转:曲折回旋的样子。
  • 栋宇:房屋的梁和屋顶,这里指建筑。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 勇略:勇敢和智谋。
  • 虚殿:空无一人的殿堂。
  • 尘埃:尘土。
  • :羞愧。
  • 青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绿色苔藓植物。

翻译

白帝城中的祠庙空无一人,只有孤独的云朵自由地飘来飘去。 江水和山脉在城周围曲折回旋,建筑中只有游客徘徊。 当年的勇猛和智谋如今何在,那时的壮丽景象已不复存在。 后人带着酒肉来此,但空荡的殿堂里只有尘埃。 山谷中的鸟儿鸣叫着飞过,林间的花朵开了又落。 我因病弱而感到羞愧,无力地骑马踏过青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帝城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英雄逝去的感慨。诗中“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以“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来象征时间的无情,而“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则抒发了诗人因病体衰弱而产生的自怜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