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

· 杜甫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月:农历十二月。
  • 春意动:春天的气息开始萌动。
  • 云安县:唐代地名,今重庆市云阳县。
  • 可怜:可爱。
  • 送书雁:比喻传递书信的使者。
  • 百丈:形容船帆高大。
  • 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只。
  • 梅蕊:梅花的蓓蕾。
  • 楸花:楸树的花,楸树是一种落叶乔木。
  • :取悦,使愉悦。
  • 明光:指宫殿,这里特指翰林院。
  • 起草:起草文书,指担任翰林学士的工作。
  • 人所羡:人们所羡慕的。
  • 肺病:杜甫晚年患有肺病。
  • 朝日边:朝见皇帝的地方。

翻译

今天是腊月,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萌动,云安县前的江水显得格外可爱。 不知何处传来一声雁鸣,似乎是送信的使者,又有哪家的大船正逆流而上,帆高百丈。 我还没有看到梅花的蓓蕾来惊醒我的愁眼,却想要用楸树的花来取悦远方的天空。 在明亮的宫殿中起草文书,是人们所羡慕的工作,但我的肺病何时才能痊愈,让我能再次朝见皇帝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今朝腊月春意动”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春天的即将到来,给人以希望和期待。后文通过对江景、雁声、船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诗的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健康的忧虑,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