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

· 杜甫
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晴罢:雨停后。
  • 峡如新:峡谷看起来像新的一样,形容雨后的清新。
  • 天路:指通往天边的路,比喻遥远的地方。
  • 殊俗:不同的风俗。
  • 秋江:秋天的江水。
  • 思杀人:形容思念之深,几乎要致人于死地。
  • 挥泪尽: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
  • 无犬附书频:没有狗可以频繁地传递书信,指无法与家乡联系。
  • 故国:故乡。
  • 愁眉:皱眉,形容忧愁。
  • 长歌:长声歌唱,这里指悲伤的歌声。
  • 损神:损伤精神,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雨来时山色依旧,雨停后峡谷焕然一新。 望着通往异乡的天路,秋江的思念几乎要致人于死地。 猿猴的哀鸣让人泪流满面,却没有狗能频繁传递家书。 故乡的忧愁在眉头之外,长歌悲伤几乎要损伤精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通过对比雨前雨后的自然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与家人联系的无奈。诗中“秋江思杀人”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极度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