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
连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颙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泉:指岳麓山上的泉水。
- 麓山:即岳麓山,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
- 殊:特别,不同寻常。
- 道林:指道林寺,岳麓山上的寺庙之一。
- 林壑:山林与沟壑。
- 盘纡:曲折回旋。
- 洞庭野:指洞庭湖周围的广阔地区。
- 殿脚:寺庙殿堂的基座。
- 赤沙湖:湖名,位于岳麓山附近。
- 六时:佛教用语,指一天中的六个时辰,即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 天乐:指天上的音乐,比喻美妙的音乐。
- 香炉:供奉佛像前的炉子,用于焚香。
- 地灵:指土地的神灵或灵气。
- 雪山草:指高山上的草,比喻珍贵。
- 僧宝:对僧人的尊称。
- 沧海珠:比喻珍贵的人才。
- 塔劫:指佛塔,劫是佛教中表示极长时间的概念。
- 宫墙:指寺庙的围墙。
- 香厨:寺庙中的厨房。
- 松道:松树间的小道。
- 共命鸟:佛教传说中的鸟,能共命运。
- 金榜:指荣誉榜或功名榜。
- 三足乌:传说中的神鸟,有三只脚。
- 方丈:指寺庙中的住持或寺庙本身。
- 悬圃:传说中的仙境。
- 暄暖:温暖。
- 斑白:头发花白,指年老。
- 烟霞:指山中的云雾,比喻隐居的地方。
- 茅可诛:指可以用茅草搭建的简陋住所。
- 桃源:指理想的隐居地。
- 橘洲:地名,位于岳麓山附近。
- 潭府:指长沙府,即今长沙市。
- 淳古:淳朴古老。
- 喧呼:喧闹。
- 晦迹:隐居不为人知。
- 老宿:年老的僧人或隐士。
- 何颙:人名,可能指当时的某位隐士。
- 友于:指与山鸟山花为友。
- 宋公:指宋之问,唐代诗人。
- 物色:景色,风光。
翻译
在玉泉的南边,岳麓山显得格外不同寻常,道林寺周围的山林与沟壑曲折回旋。寺庙的大门高高敞开,仿佛洞庭湖的广阔野地,殿堂的基座深深插入赤沙湖中。五月的寒风吹过,佛骨感到寒冷,而六时的天乐声中,朝拜者围绕香炉。这里的土地灵气十足,每一步都像是走在雪山上的草地,僧人们个个如同沧海中的明珠。佛塔与宫墙壮丽无比,寺庙的厨房和松间小道都清凉宜人。莲花与共命鸟交响,金榜上回响着三足乌的传说。方丈渡海需要时节,悬圃寻河则知其有无。晚年且喜能接近经行之地,春日里更蒙受温暖的扶持。飘然白发,不知身在何方,依傍这山中的云雾,茅屋便可安居。桃源人家的制度容易适应,橘洲的田土依然肥沃。潭府城中民风淳朴古老,太守府内不闻喧哗。昔日遭遇衰世,皆隐居不为人知,如今幸得乐国,养育微躯。依止老宿也不算晚,富贵功名何足挂齿。久为野客,寻幽已成习惯,细学何颙,免于兴孤。一重一掩,我的肺腑,山鸟山花,我的朋友。宋之问放逐时曾在此题壁,物色风光,分留与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岳麓山道林二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通过对比衰世与乐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