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袂(fēn mèi):分别,离别。
  • 凄然:悲伤的样子。
  • 折高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表示离别之情。
  • 暮蝉:傍晚时分的蝉鸣,常用来象征秋意和离别。
  • 湖外日:湖对岸的太阳,这里指远处的景色。
  • 山背:山的背面,指远方。
  • 楚南天:楚地的南方天空,楚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 迢迢:遥远。
  • 荣归:光荣地归来。

翻译

秋天即将来临,离别时我独自感到悲伤。 在这里折下高大的柳枝,不知在哪个门口能听到傍晚的蝉鸣。 远处的湖面上摇曳着夕阳,山的背面是楚地的南方天空。 空自感慨这遥远的旅途,不知何时才能光荣地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末与知己分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清秋时节近”点明了离别的季节,而“分袂独凄然”则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折高柳”、“听暮蝉”,增强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则表达了对未来归期的期盼与不确定,增添了诗的深沉与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思。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