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频

· 杜甫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 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 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舍弟:指自己的弟弟。
  • 诸姑:指各位姑母。
  • 今海畔:现在居住在海边。
  • 两弟:两个弟弟。
  • 亦山东:也居住在山东。
  • 去傍干戈觅:离开去寻找战争的地方。
  • 来看道路通:回来看望时,道路已经通畅。
  • 短衣防战地:穿着短衣去战争的地方。
  • 匹马逐秋风:独自骑马追逐秋风。
  • 莫作俱流落:不要一起流离失所。
  • 长瞻碣石鸿:长久地望着碣石山的鸿雁。

翻译

我的各位姑母现在居住在海边,我的两个弟弟也住在山东。 他们离开去寻找战争的地方,当我回来看望时,道路已经通畅。 他们穿着短衣去战争的地方,独自骑马追逐秋风。 希望我们不要一起流离失所,长久地望着碣石山的鸿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弟弟的,表达了对弟弟们的关心和担忧。诗中,“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描绘了家族分散的现状,而“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则反映了战乱时期的艰难与希望。最后两句“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则是诗人对弟弟们的深切期望,希望他们不要流离失所,能够平安无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对家人的深情厚意。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