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柏

·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童童:茂盛的样子。
  • 偃蹙(yǎn cù):形容树枝弯曲。
  • 主当:主持,担当。
  • 风云会:比喻重要的聚会或时机。
  • 神明:指神灵。
  • 再拜:再次拜谢,表示尊敬。
  • 中路:中途。
  • 颜色坏:指柏树的色泽变坏,比喻衰败。
  • 蟠据:盘踞,占据。
  • 柯叶改:树枝和叶子发生变化。
  •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凤凰。
  • 九雏:九只小凤凰。
  • 哀鸣:悲伤的叫声。
  • :飞翔。
  • 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 志意满:心满意足。
  • 穿穴内:在洞穴内穿行。
  • 元精理:深奥的道理。
  • 浩荡:广阔无边。

翻译

柏树生长在崇高的山冈上,茂盛得像车盖一样。它的树枝弯曲,形态像龙虎,似乎在主持着重要的风云聚会。神灵依附在它的正直之上,老人们常常再次拜谢。谁知道这棵树的千年根基,中途却变得色泽衰败。它并非没有得到生长的土地,盘踞在那里也显得高大。但到了寒冷的冬天,它忽然失去了依靠,日夜之间树枝和叶子都发生了变化。凤凰带着九只小凤凰,在外面悲伤地飞翔。猫头鹰心满意足,在洞穴内养育着它的孩子。不知从何乡来的客人,久久地站立着,对这一切感到奇怪。静静地探求深奥的道理,却发现这广阔无边的世界难以依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柏树的兴衰,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柏树起初茂盛如车盖,象征着荣耀和尊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衰败,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凤凰与猫头鹰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美好与丑恶、高贵与卑微的反差。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世事难料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