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杕(dì)杜:即孤立生长的赤棠树,此处为《诗经·唐风》篇名,是先秦时代唐国(晋国)华夏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九句。诗作写了一个流落街头的流浪者,这位流浪者境遇窘迫,举目无亲,亦无人问津,显得凄惨无比,让人读罢备感沉重。
序
《收京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当是至德二载(757年)十月杜甫在鄜州时所作。其中第三首诗写对收复两京事后的担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汗马:指战马,这里比喻战士。
- 宫阙:宫殿,这里指长安的皇宫。
- 春城:春天的城市,这里指长安。
- 铲贼壕:铲除贼寇的壕沟,指平定叛乱。
- 杕杜:古代歌曲名,这里指庆祝胜利的歌曲。
- 荐樱桃:献上樱桃,古代春天的一种仪式,表示庆祝和感恩。
- 杂虏:指各种外族敌人。
- 横戈:横持戈矛,形容战争。
- 甲第:高级将领的宅第。
- 万方:全国各地。
- 圣躬:指皇帝。
翻译
战士们收复了长安的皇宫,春天里长安城铲除了贼寇的壕沟。 庆祝胜利应该歌唱《杕杜》,归来时正好献上樱桃以表感恩。 外族敌人虽然持戈横行,但我们的功臣将领的宅第高耸。 全国各地都在频频传来喜讯,这难道不是皇帝辛勤努力的成果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收复长安的胜利景象,通过对比战士的辛勤与功臣的荣耀,表达了对皇帝领导下的国家复兴的赞颂。诗中“汗马收宫阙”和“春城铲贼壕”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胜利和城市的和平,而“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则展现了庆祝和感恩的氛围。最后两句“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则是对皇帝辛勤工作的肯定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雄浑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