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雪禁体

· 戴良
孙生读书光映檐,杨公涤笔色摇椀。岂知今日物象新,总向三春堆积满。 著地都将委琐藏,拂池尽把瑕玼涴。直愁芝菌埋没平,讵惜松篁摧挫短。 杂梅既无北使折,穿杨那有东风管。千逵晓滑乍羞明,万瓦夜寒仍待伴。 村村掩土蛰迷户,处处压林巢覆卵。集迟固为入坎深,消早岂缘侵座暖。 世事已如鸿印爪,我生方类鹿行疃。卧庐正慕焦寝安,扫径却嗟袁路断。 何人无事杖堪寻,谁家有酒门可款?皓首书生自局束,紫髯参军每萧散。 方晨致命许降临,未午催诗戒迟缓。徐君可是常胜家,白战先陈汉庭袒。 《阳春》一曲古难和,冻笔阁来敢辞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涤笔:洗笔。
  • 瑕玼:瑕疵,缺点。
  • :岂,何。
  • :竹子。
  • :四通八达的道路。
  • :冬眠的动物。
  • :田舍旁空地,禽兽践踏的地方。
  • 焦寝:焦急的寝食不安。
  • 袁路:指道路。
  • 皓首:白发,指年老。
  • 局束:拘束,不自在。
  • 萧散:闲散,不受拘束。
  • 致命:传达命令。
  • 白战:指不使用武器的战斗,比喻不使用华丽辞藻的诗歌创作。
  • :裸露。

翻译

孙生在光亮的屋檐下读书,杨公洗笔后颜色在碗中摇曳。哪里知道今天的景象已经更新,春天的雪堆积得满满的。

落在地上的雪将琐碎的事物都藏了起来,拂过池面的雪把瑕疵都覆盖了。我直担心那些灵芝和菌类被埋没,何惜那些松树和竹子被摧折短小。

杂乱的梅花没有北方的使者来折,穿过杨树的风也没有东风来管。千条道路早晨滑得让人羞愧,万片瓦片夜晚寒冷仍等待着伴。

村庄里掩埋在土中的动物冬眠,迷了门户,处处压在林中的巢穴覆灭了卵。聚集得慢是因为深入坑中,消融得早难道是因为侵入座位的温暖。

世事已经像鸿雁的爪印一样,我的生活方才像鹿行在田舍旁的空地。躺在庐舍中正羡慕焦急的寝食不安,扫清小径却嗟叹道路的断绝。

哪个人无事可做,可以寻找拐杖,哪家有酒,门可以款待?白发的老书生自感拘束,紫髯的参军常常闲散。

早晨传达命令允许降临,未到中午催促作诗告诫迟缓。徐君难道是常胜之家,不使用华丽辞藻的诗歌创作先陈裸露。

《阳春》一曲自古难和,冻笔搁置来敢辞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雪覆盖下的景象,通过对雪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鸿印爪”比喻世事的短暂和无常,“鹿行疃”比喻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