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谣,赠洪尊师
我逢碧海之仙人,为赋碧海之仙谣。霞光楼观、不在东瀛大海外,煌煌紫芝一年三秀,近在计筹之山椒。
山椒真人号南谷,乘云累侍通明朝。其言皇帝王霸若指掌,圣心倾泞、如以水沃焦。
白云那知紫极贵,归休林壑殊逍遥。草衣木食甘应世,土阶茅茨或梦尧。
坐致公卿贵人、北面拜稽首,真人眼空四海瞪泬寥。
于时大弟子,独称薛与姚。洪君之家在天目,百年乔木风霜凋。
时从真人问道岩谷里,暑时日烁石,寒时雪齐腰。
道成真人驾鹤去,山头每每闻吹箫。于今三十载,海远天迢迢。
先辈仪刑渐沦落,何以使我鄙吝消?骑牛青林躬耕苦日短,钓鳌碧海欲往嗟路遥。
别来几度水清浅,相逢鬓发俱飘萧。吴王城中暍欲毙,拟渡碧海心旌摇。
便欲乘槎共君去,问君登真之要诀,分君不死之药苗。
万一天风引舟便,劳君远举云旗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海:神话中的海,常指仙人居住之地。
- 仙谣:仙人所唱的歌谣。
- 霞光楼观:指仙境中的建筑,霞光闪烁。
- 东瀛:指东海,传说中的仙境。
- 紫芝:一种传说中的仙草,象征长寿。
- 计筹之山椒:山的高处,可能指仙山。
- 山椒真人:山中的仙人。
- 南谷:仙人的别号。
- 乘云:仙人驾云而行。
- 通明朝:与明朝相通,指仙人知晓人间事。
- 皇帝王霸:指历史上的帝王。
- 倾泞:倾心,深感兴趣。
- 水沃焦:用水浇灭火,比喻解决问题。
- 紫极:指天帝的居所。
- 归休:归隐休息。
- 林壑:山林和沟壑,指隐居之地。
- 草衣木食:指简朴的生活。
- 土阶茅茨:指简陋的居所。
- 梦尧:梦见尧帝,指向往古代贤君。
- 北面拜稽首: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礼节。
- 瞪泬寥:瞪大眼睛,形容惊讶。
- 大弟子:指仙人的主要弟子。
- 薛与姚:人名,仙人的弟子。
- 天目:山名,可能指仙山。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驾鹤:仙人乘鹤飞行。
- 吹箫:仙人吹箫,常与仙境相联系。
- 海迢迢:海很远。
- 仪刑:榜样,模范。
- 鄙吝:小气,吝啬。
- 骑牛青林:在青翠的林中骑牛。
- 钓鳌:钓巨鳌,古代神话中的行为。
- 飘萧:飘动,摇曳。
- 暍欲毙:热得快要死了。
- 乘槎:乘船。
- 登真:成仙。
- 不死之药苗:传说中能使人不死的草药。
- 云旗:仙人用的旗帜。
翻译
我遇到了居住在碧海中的仙人,为他创作了一首仙谣。仙境中的霞光楼阁,不在遥远的东海之外,而是在近处的计筹山的高处。山中的仙人被称为南谷,他乘云多次前往明朝。他谈论历史上的帝王如同指掌之间,圣心深感兴趣,如同用水浇灭火焰。
白云不知天帝的尊贵,归隐于山林之中,生活极为逍遥。他穿着草衣,吃着简单的食物,满足于世俗的生活,有时梦见古代的贤君尧帝。他坐在那里,公卿贵人向他行礼,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当时的大弟子,被称为薛与姚。洪君的家在天目山,百年的大树已被风霜凋零。他们时常在山谷中向仙人求道,夏日石头被太阳晒得滚烫,冬日雪深及腰。
仙人驾鹤离去后,山头时常能听到吹箫的声音。如今已过去三十年,海远天高。先辈的榜样逐渐消逝,如何消除我的小气呢?我在青翠的林中骑牛,躬耕的日子短暂,想要钓巨鳌却感叹路途遥远。
分别后,水流清浅,相逢时我们的鬓发都已飘动。吴王城中热得快要死了,我打算渡过碧海,心中摇摆不定。我想乘船与你一起去,询问你成仙的要诀,分享你不死的药草。
万一有风引船前行,我会劳烦你举起云旗召唤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仙人的相遇及对仙境的向往,通过对仙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仙境意象,如碧海、紫芝、乘云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仙境世界。同时,通过对仙人弟子和仙境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无限遐想和对精神自由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