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椒盘:指盛有椒的盘子,古代用于祭祀或宴会。
- 橐(tuó):袋子。
- 衣褐:粗布衣服,指贫寒。
- 墨绶:古代官员的印绶,这里指官职。
- 廉吏:廉洁的官员。
- 贱子:谦称自己。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学子的服装。
- 腐儒:指迂腐的读书人。
- 柏叶:指柏树的叶子,古代认为柏叶有驱邪的作用。
- 桃符:古代挂在门上的桃木板,上面画有神像或写有吉祥话,用以驱邪。
- 慈颜:慈祥的面容。
- 雏:幼小的鸟,这里指孩子。
翻译
准备好的椒盘已经空了,年末时连粗布衣服都没有,真是令人叹息。 祖先曾是廉洁的官员,而我这个低级官员只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 自己祭奠诗神,斟上柏叶酒,想要驱赶穷鬼,便挂上了桃符。 灯前的贫穷家庭依然充满欢乐,堂上慈祥的父母和膝下的孩子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徐熥在戊戌年除夕时的家庭景象,通过对椒盘、衣褐、墨绶等物品的提及,展现了诗人的贫困生活和对自己身份的无奈。诗中“自祭诗神斟柏叶,欲驱穷鬼挂桃符”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遵循,也透露出他对改善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以家庭温馨的场景作为结尾,体现了即使在贫困中,家庭的爱和欢乐依然存在,展现了诗人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