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老卒还乡

· 徐熥
少小从军出玉门,萧萧白发返丘园。 塞垣此别休回首,旧路重经更断魂。 残橐只馀孤剑在,故乡知有几家存。 古来征戍生还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小:年轻时。
  • 玉门:玉门关,古代边塞要地,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
  • 萧萧:形容白发稀疏的样子。
  • 丘园:家乡的田园。
  • 塞垣:边塞的城墙。
  • 残橐:破旧的行囊。
  • 孤剑:单独的剑,象征战士的武器。
  •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
  • 征戍:出征和戍守边疆。
  • 封侯:古代对功臣的封赏,封为侯爵。
  • 主恩:皇帝的恩典。

翻译

年轻时随军出征玉门关,如今白发稀疏回到家乡田园。 在边塞城墙下告别,不必再回首,旧地重游只会更加悲伤。 破旧的行囊中只剩下孤剑,故乡中还有几家存留? 自古以来,出征戍守能生还的人少之又少,何必封侯才是皇帝的恩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兵从军多年后返回故乡的情景,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沧桑与无奈。诗中,“少小从军出玉门”与“萧萧白发返丘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后两句则通过“残橐只馀孤剑在”和“故乡知有几家存”进一步抒发了战争对个人和家园的破坏。结尾的“古来征戍生还少,何必封侯是主恩”更是深刻批判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战争悲剧的深刻反思。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

徐熥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