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

· 徐熥
风雨来何骤,虚堂白昼阴。 木催愁破屋,巢落不归禽。 水入花畦乱,云埋竹坞深。 残虹开晚霁,飞瀑满遥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堂:指空荡的房屋。
  • 木催:指风雨摧毁。
  • 巢落:指鸟巢被摧毁。
  • 花畦(qí):指花坛。
  • 竹坞(wù):指竹林。
  • 残虹:指残留的虹彩。
  • 晚霁(jì):指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
  • 飞瀑:指飞流直下的瀑布。
  • 遥岑(cén):指远处的山峰。

翻译

风雨来得突然,空荡的房屋在白天也显得阴暗。 风雨摧毁着房屋,鸟巢被摧毁后鸟儿也无家可归。 雨水淹没了花坛,云雾笼罩着深处的竹林。 残留的彩虹在傍晚时分显现,瀑布从远处的山峰上倾泻而下。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风雨来临时的景象,通过描写风雨摧毁房屋、鸟巢以及花坛,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无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空荡的房屋、残留的彩虹和飞瀑,表现出风雨过后的凄凉和壮美。整体氛围悲壮而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变幻莫测。

注释

  • 徐熥 (tēng):明代文学家,与徐渭(文长)是兄弟。
  • :突然,急促。
  • 虚堂:空荡荡的厅堂,指没有人的房屋。
  • 白昼:白天。
  • 木催愁破屋: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让人心情愁苦,仿佛连房屋都为之破裂。
  • 巢落不归禽:鸟巢被风吹落,飞鸟无处归巢。
  • 花畦 (qí):种植花卉的园圃或田地。
  • 竹坞 (wù):丛竹环绕的小山或高地。
  • 晚霁 (jì):雨后天晴的傍晚。
  • 遥岑 (cén):远处的山峰。

翻译

风雨来袭为何如此迅猛,明亮的厅堂转眼间变得阴暗沉闷。 风吹树木,似乎要将我的愁绪也一起吹破这破旧的屋檐。 鸟巢被风雨打落,飞鸟无处安身,只能四散。 雨水混入花丛,花朵零乱,云雾遮蔽了竹林深处,显得更加幽深。 傍晚时分,一道残余的彩虹划破天空,预示着雨后的晴朗。 远方的山峦,此刻满布飞瀑,景色壮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风雨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自然景象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生活变化的敏感。木催愁破屋,寓言般的表达,既写实又具象征意味,反映出诗人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而雨后彩虹和飞瀑满山的美景,又暗示了风雨过后,生活或许会迎来新的希望。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感强烈,富有哲理。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