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秃鹙潜吟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端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应图:古代一种图画,上面描绘各种吉祥的征兆。
  • 祥端:吉祥的征兆。
  • 摩诃池:古代池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池塘。
  • 那鹕:指秃鹙,一种水鸟。

翻译

曾经观赏过瑞应图,图中的万般吉祥征兆,其实不如没有。 在摩诃池边分明看见了,仔细一看,原来是那秃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瑞应图中的吉祥征兆与现实中秃鹙的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于虚幻与现实的思考。瑞应图所描绘的吉祥征兆虽然美好,但终究是虚幻的,而现实中秃鹙的出现,虽然平凡,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对比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同时,作品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顾夐

五代时人。仕前蜀。王建通正元年,为小臣给事内庭,有大秃鹫飞于摩诃池上,夐为诗咏之,遭人谗毁,几遭不测。久之,擢茂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工词,多写艳情,《花间集》录其作。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