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

· 顾况
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 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帝:即天帝,道教中最高的神祇。
  • 金阙:指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 灵山:指神仙居住的山,这里可能特指道教中的名山。
  • 简书: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文书或法令。
  • 神理:指神仙的道理或法则。
  • (jù):岂,表示反问。
  • 鹤庙:指供奉神仙的庙宇。
  • 龙门: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也是科举考试的象征。
  • 玉洞:指神仙居住的洞府。

翻译

天帝居住在金碧辉煌的天宫,灵山上有几处地方朝拜。 面对文书我仍感到畏惧,神仙的道理岂能轻易超越。 鹤庙新建,离我家近了,而龙门旧地,却遥远如故。 离别的情怀缠绵不断,我在玉洞中吹起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敬畏。诗中“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展现了神仙世界的庄严与神秘,而“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则表达了诗人对神仙法则的敬畏与无力感。后两句通过“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情感。最后,“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则以箫声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无尽的离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