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题陈都宪希冉双玉合藏卷

· 陈霆
白杨风雨,算天涯、过了几番寒食。谁信客床胡蝶梦,竟做游魂羁魄。杜宇难归,薤歌谁举,云渺稽山窟。攒封无主,土花凝满苍碧。 早是天道非亏,仁人有后,兰玉孙枝出。袍笏不施鳖石拜,来访苍梧荆棘。剑合龙津,鹤归华表,重瘗兰亭墨。空山皎月,物华光射双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酹江月:一种酒名,这里用作词牌名。
  • 陈都宪希冉:人名,陈霆的朋友。
  • 双玉合藏卷:指两件珍贵的玉器被合藏在一起的卷轴。
  • 白杨:一种树木,常用于象征哀愁或墓地。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胡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虚幻的梦境。
  • 游魂羁魄:指游荡的灵魂,无法安息。
  • 杜宇:即杜鹃,传说中能啼血的鸟,常用来象征哀怨。
  • 薤歌:指挽歌,哀悼死者的歌曲。
  • 稽山:山名,这里可能指墓地所在的山。
  • 攒封:指墓地。
  • 土花:指墓地上的苔藓。
  • 苍碧:深绿色,这里形容墓地的荒凉。
  • 袍笏:古代官员的礼服和笏板,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鳖石:指形状像鳖的石头,这里可能指墓碑。
  • 龙津:指传说中能化龙的河流。
  • 鹤归华表:指仙鹤归来的景象,常用来象征长寿或吉祥。
  • 重瘗兰亭墨:指重新埋藏兰亭序的墨迹,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名作。
  • 物华光射双璧:指自然景物的美丽光芒照耀着双玉。

翻译

在风雨中的白杨树下,我计算着,在这天涯之地,已经度过了多少个寒食节。谁能想到,我这个客人的床上,竟然做了一个关于胡蝶的梦,而我的灵魂却成了游荡的游魂。杜鹃难以归巢,挽歌无人举起,云雾缭绕的山窟中,墓地无人照料,苔藓覆盖着深绿色的土地。

天道似乎并未亏待,仁慈的人终有后裔,如兰玉般的孙辈已经出现。虽然未穿上官服,手持笏板,但我还是来到了这片荆棘丛生的苍梧之地。传说中的龙津剑终于合璧,仙鹤归来的华表之下,我们重新埋藏了兰亭序的墨迹。在这空旷的山中,皎洁的月光下,自然的美景光芒四射,照耀着这对珍贵的双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风雨中的白杨、寒食节的哀思、游魂的孤独以及墓地的荒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杜鹃、挽歌等象征哀怨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同时,通过描绘天道、仁人后裔、兰玉孙枝等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最后,以龙津剑合、鹤归华表、兰亭墨重瘗等传说和历史典故,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陈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