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赵使君登定州塔
灵鹫名藩驻,神龙法藏蟠。
绛河潆井干,朱网罥天门。
象外仙都广,寰中欲界尊。
下方自风雨,绝顶半乾坤。
眺拥千家出,歌迎万铎喧。
驱车燕使者,题壁赵王孙。
水合卢奴树,云冥鼓子村。
语来心已净,不必问销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鹫(líng jiù):指灵鹫山,佛教圣地之一,此处借指定州塔所在的佛教圣地。
- 法藏:佛教经典。
- 绛河:银河的美称。
- 潆:环绕。
- 井干:井栏,此处指天井,即天空。
- 朱网:红色的网状物,比喻天空中的云彩。
- 罥(juàn):悬挂。
- 天门:天宫之门,比喻高远之处。
- 象外:超越形象的境界。
- 仙都:神仙居住的地方。
- 寰中:人世间。
- 欲界:佛教中指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包括人间和地狱等。
- 绝顶:山的最高峰,此处指定州塔的顶端。
- 乾坤:天地。
- 眺拥:远眺,拥抱着。
- 万铎:指众多的铃铛声,比喻人声鼎沸。
- 燕使者:指燕国的使者。
- 题壁:在墙壁上题诗。
- 赵王孙:指赵国的王族后代。
- 卢奴:地名,在今河北省定州市附近。
- 鼓子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心已净:心灵已经清净。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快乐。
翻译
在灵鹫山这样的佛教圣地停留,神龙守护着佛法经典。银河环绕着天空,红色的云彩悬挂在天门之上。超越形象的仙境广阔无垠,人世间则是欲望的世界之尊。下方自有风雨变幻,而塔的顶端则仿佛是半个天地。远眺时,千家万户似乎都拥抱着,歌声和万铎的喧哗声迎接而来。驱车的是燕国的使者,在墙壁上题诗的是赵国的王族后代。水流与卢奴的树木相合,云雾笼罩着鼓子村。与他们交谈后,心灵已经变得清净,不必再问及那些令人极度悲伤或快乐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世贞与故赵使君一同登定州塔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王世贞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定州塔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描绘得如诗如画。通过“灵鹫”、“神龙”等佛教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而“绛河”、“朱网”等壮丽的天象描绘,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与燕使者和赵王孙的交往,诗人表达了对人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心灵清净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为汀州王别驾大颐赠彭司理而珩 》 —— [ 明 ] 王世贞
- 《 与元驭宗伯家驭及吾弟敬美二学宪陪杨大宗伯月夜沿流泊西墅作 》 —— [ 明 ] 王世贞
- 《 閒居 》 —— [ 明 ] 王世贞
- 《 送林光宇文学同高吴二茂才还闽四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闻警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李文正吴文定诸学士于海月庵赏十月菊五七言律俱以前用骑字押和颇成险窘余戏悉为步之 》 —— [ 明 ] 王世贞
- 《 春日閒居杂怀十首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