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
曹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
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
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
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
- 昏昏:形容天色昏暗。
- 遑(huáng):闲暇。
- 曹木:指军中的帐篷。
- 天景:天色。
- 夙龄:早年。
- 雅尚:崇尚。
- 孔棘:非常艰难。
- 戎旅:军队。
- 书记:古代军队中的文书官。
- 氛祲(jìn):不祥之气,指战乱。
翻译
北风卷起尘沙,左右的人都看不清彼此。风声飒飒,吹遍万里,天色昏暗,一片混沌。马匹因疲劳不敢前进,人们也因紧急而未及进食。军帐中的春天更显得悲凉,天色在白天也显得暗淡无光。早年我便仰慕忠义,崇尚孤直的品质。读史书时,我为历史中的英雄感到骄傲;读诗时,我为诗中的艰难叹息。在这军旅之地,我有幸担任书记之职。战气腾起于北荒,军声震撼西极。我坐在这里,感觉到了威严的灵气,行走时看到战乱的气息正在平息。作为愚臣,我该如何报答国家?只能倚马尽力,尽我微薄之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忠义的向往和对国家深沉的责任感。诗中通过北风、尘沙、昏暗的天色等自然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塞战场的画面。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对忠义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